日前,因新车理想i8内饰遭泄密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似乎大家对这类泄密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此前和小米都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理想汽车
领克
2025年6月26日,有博主因操作失误,将小米YU7动态试驾视频提前9小时发布于B站。尽管27分钟后删除,视频仍被二次传播。该博主公开道歉并接受现金处罚,业内推测违约金或达500万元;再往前,2025年1月,新车内容提前发布,有自媒体员工在保密解禁前12小时发布新车内容,领克依据协议索赔500万元,涉事员工离职。
领克900
客观来说,这种事可大可小。往大了说,产品泄密可以上升到可能让竞争对手调整策略、威胁或损害企业核心竞争力,甚至引发法律纠纷的程度,往小了说,泄密可以提前激发市场讨论,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