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记者咸运祯 编辑 陈晓舒 校对 张彦君
一张照片将刘晓玲卷入噩梦。
照片中,她穿着长袖长裤,坐在公共区域的沙发上看手机。她回忆,照片拍摄于多年前,从未公开发布在社交平台上。
但在2022年7月,这张照片被人恶意处理,背景被裁切,配上露骨文字和她的联系方式,发布在社交平台。几小时内,帖子被多次转发,微信涌进多条陌生好友申请。她甚至不知道照片是如何流传出去的。
在此之前,刘晓玲过着普通而安稳的生活。和很多在城市里打拼的人一样,每天上班下班,和丈夫一起养育孩子。对彼时的她来说,关于网络谣言如何给受害者带来创伤这件事,只出现在新闻报道里,离自己很远。
“黄谣”,让这个普通的女孩上了热点新闻,也带来了具体的改变。她删除了手机里大部分联系人,换了微信。白天,刘晓玲不断刷新社交平台查看谣言动向,夜晚辗转难眠。办公室里,同事的窃窃私语,朋友欲言又止……这些细微的变化像一堵无形的墙,将她与过去的生活彻底隔开。
她想讨个说法。
经过一年调查,刘晓玲于2023年7月确认造谣者黄某身份。经南宁市三塘派出所调解,双方达成协议:黄某需公开道歉并赔偿20万元。但调解后黄某拒不履行,公安机关依法对其行政拘留10日并罚款500元。
随后,刘晓玲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法院提起诉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