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丁雅栀 李迅典】当地时间7月28日24时(北京时间29日凌晨1时),泰国和柬埔寨达成的停火协议正式生效,这场持续数日的冲突终于停摆。值得关注的是,该停火协议的达成仅用了不到三小时且当天便生效,而据《柬中时报》报道,在29日上午,柬泰两国军方已在边境地区举行区域军事指挥官非正式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全面遵守停火协议,并加强后续沟通协调。
为何这场两国边境十几年来最严重的边境冲突能迅速按下暂停键?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这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经济相互依存制约、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的斡旋,以及国际社会的协调作用。
原因一:“不想打,也打不起”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教授宋清润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泰国与柬埔寨的边境冲突难以持续太久,更不可能升级为全面战争,因为“双方不想打,也打不起”。
他分析称,从经济层面来看,冲突对两国边境地区的民生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双方已疏散近30万民众,这些民众的生活安全与生计受到严重影响,损失巨大,边境两侧的旅游业、跨境贸易及相关工厂也因此遭受重创,而两国本就面临美国高关税的压力与威胁,这无疑加剧了经济困境。
柬埔寨媒体《高棉时报》报道称,柬埔寨海关和消费税总局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前四个月柬埔寨和泰国之间的贸易额高达到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