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权衡沉没成本、纠结于过往的错误选择,这些正是“思维反刍”的核心特征,也是抑郁症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的痛苦来源。
人们常常后悔,但如果总是沉浸在对过去错误的纠结中无法自拔,就可能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负面经历的“思维反刍”(negative rumination)。抑郁症的全球发病率在女性中是男性的两倍,其相关思维模式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以及性别差异,一直是科学界努力解答的难题。
近日,一项新研究指出,作出决策后的主观评估受到大脑内特定分子机制的复杂调控,并且这种调控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者们发现了一种与抑郁症相关的分子,能够精准地调控决策过程中“改变主意”的环节,并且在雌性小鼠身上尤为显著。该研究于2025年7月11日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作者是来自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的一支研究团队 。
决策、压力与抑郁症的分子开关
这项研究的核心是一种名为L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