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在本月发表于《航空学报》的一篇同行评议论文中,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黄江涛领导的团队研发出一项革命性的软件设计方案,他们表示,这将帮助克服隐形飞机研发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障碍。
这一新型平台使飞机设计师能够自由增加设计变量,却无需提升计算负荷,这一突破长期被航空界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技术壮举”。中方研究团队的这一创新,被视为破解了所谓的“维度魔咒”,他们以美国海军X47B试验型隐身无人机为例,说明了该系统的运作原理。
“采用带进气道的X47B外形开展基于表面灵敏度的大规模设计变量气动隐身优化,优化外形相对于初始外形阻力、RCS大幅度下降,总压恢复系数少量提升,优化后进气道弯度增加,RCS减缩效果显著且保持了初始进气道的良好的总压恢复和总压畸变性能。”
黄江涛团队表示,优化结果表明,他们所建立的基于阻抗边界条件表面灵敏度的气动隐身优化方法能够实现考虑吸波材料涂覆的大规模设计变量气动隐身优化,为低可探测飞行器设计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