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公安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明确了“智驾”功能定位和责任划分。
公安部称,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这些“智驾”系统都还暂时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也就是说由系统辅助驾驶人去执行一些动态驾驶的任务,车辆还是需要人来操控,驾驶人才是最终的责任主体。驾驶人“脱手脱眼”不仅藏隐患,一旦出事,还可能面临着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追责三重法律风险。
据GB/T40429-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组合驾驶辅助(2级驾驶自动化)系统是指在其设计运行条件下持续地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中的车辆横向和纵向运动控制,且具备与所执行的车辆横向和纵向运动控制相适应的部分目标和事件探测与响应的能力的系统。
业内普遍认为,L3级是自动驾驶行业从辅助走向自动的分水岭。而当前车企推出的智能驾驶功能普遍为L2级辅助驾驶。
当前,自动驾驶行业正在快速发展,但仍处于“辅助驾驶向高阶智能过渡”的关键阶段,功能定义模糊、责任划分不清等问题已成为安全隐患的导火索。
今年3月份,小米SU7车祸事件将智能驾驶安全推向了舆论顶峰。
4月16日,工信部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针对智能驾驶(智驾)领域的宣传、功能使用和技术部署等问题提出一系列规范性要求。
今年6月份,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示了关于征求《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拟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意见的通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