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星期四)消息,国外知名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雨水中的隐形威胁:TFA正在全球蔓延,我们该警惕吗?
三氟乙酸(TFA)是一种随降水广泛分布的人造物质,已在全球水体、食品甚至人体和尿液中被检出。过去40年,德国树木、加拿大北极冰芯和丹麦地下水中的TFA浓度显著上升。由于碳-氟键极难降解,TFA被认为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FASs)中最小的代表,但对其健康风险的评估仍有争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认为当前环境中的TFA浓度对人类健康风险极低,但2024年德国两家联邦机构向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提交申请,要求将其列为生殖毒素和高持久性物质。同年,欧洲科学家警告TFA可能突破“地球边界”,支持全面禁止所有PFASs,包括TFA。不过,美国环保署等机构认为TFA易被人体排出,因此不应归为PFASs。
TFA的来源复杂,包括工业排放、农药降解,以及制冷剂(如HFC-134a)等含氟气体的大气分解。海洋中检测到的巨量TFA(约6000万至2亿吨)引发了“天然形成”假说,但科学界尚未证实其生成机制。毒理学研究显示,TFA急性毒性低,但动物实验中高剂量暴露会导致胎儿畸形。植物吸收TFA后无法代谢,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目前,丹麦和德国已制定饮用水TFA限值,欧盟拟将TFA及其前体纳入PFASs禁令。
科学家呼吁加强对TFA长期暴露的研究和源头管控,但产业界担忧过度监管影响制冷、农化等行业。随着TFA持续累积,其潜在风险或随时间显现,相关决策面临科学与经济的双重挑战。
《科学》网站(www.scie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