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关注机器人产业?因为这是前沿产业、未来产业,我们希望加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高它的质量,提高它的竞争,今后的机器人肯定比人多得多,一个人可能有很多机器人帮你忙,帮你工作。”
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战略领军人才与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倪光南说,中国机器人产业是下一个万亿级产业。
倪光南在演讲中引用的赛迪研究院《中国机器人的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统计显示,中国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但国产率仅50%,要达到国产机器人主导市场仍然任重道远。从倪光南引用的报告来看,在2024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格局,本土份额占50.70%,外资占49.30%。
“设想一下未来的局面,现在中国制造2035都属于新型工业化,就是国外的5.0,传统工业化是国外的工业4.0。5.0与4.0有什么差别?工厂将来是自动化的,工厂的模型不是刚性的、固定的,而是柔性的、可定制的,将来工厂有自己的大脑,自主运营管理。机器人总体比人要多,它将来作为智能主体还有很大的发展。”倪光南认为,提升机器人智能等级是发挥机器人效益的关键。
据悉,2022年,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等单位联合发布机器人智能等级划分标准,将机器人等级分为L1至L5五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