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7 月 29 日消息,天津大学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团队近期在《自然》期刊中发布论文,推出了一种革命性的“自修复无人机外壳”技术,相应外壳具备自愈合、防结冰与智能感知能力,有望从根本上解决无人机在极端环境下飞行所面临的结冰、损伤与能耗难题。
据介绍,在冬季高海拔地区飞行无人机进行“穿云”等行为时极易导致飞行器表面结冰,继而破坏气动结构,影响传感器功能,甚至导致无人机直接“炸机”,现有的无人机除冰系统大多依赖机械震动或电热装置,对续航有较大影响,且存在失效风险。
对此,研究团队提出一种新型方案,试图将无人机的外壳设计为一个集成具备主动防护、自我修复与环境监测三大核心能力的“智能系统”。
在材质方面,相应外壳引入一种柔性自愈合高分子复合材料,材料内部含有微胶囊,当外皮出现微裂纹或刮痕时,这些胶囊会自动破裂释放修复剂,迅速填补裂纹并完成聚合固化,相当于“自动缝补伤口”。
为了防止飞行时在寒冷环境下结冰,该外壳内部集成了由石墨烯或碳纳米管构成的纳米加热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