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欧阳宏宇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具身智能阵容空前。上海智元和傅利叶、杭州宇树科技、深圳乐聚、北京人形机器人中心等十余家公司带来超百台人形机器人亮相,可完成爆米花制作、调制饮料等任务。
具身智能赛道是否已在爆发前夜?还有哪些痛点需要解决?行业中存在的泡沫又该如何应对?7月29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现阶段,具身智能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技术的革新,增强了成本控制的可行性,并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可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尽管短期内行业经历了一定程度的泡沫现象,但这是一个新兴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
公开资料显示,具身智能的优势体现在与传统多模式人工智能在功能和应用上存在显著差异。比如,以AIGC为代表的传统人工智能更专注于生成文本内容,而具身智能则在辅助搜集数据、深度参与方面展现出优势。
在王鹏看来,相较于传统机械臂和机器人,具身智能在自身的拓展性和适应性方面表现出更为优异的特性,多种机器人可以适用于洪水、地震、火灾等多种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