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蓝丽琦
7月11日,沪指冲高又回落,市场走向扣人心弦。
今日盘中,沪指最高触达3555.22点,创下今年以来最高点,但午后逐渐回落,最终报3510.18点,涨0.01%。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71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180亿元,成交额创下自今年3月15日以来的新高。其中,东方财富成交额263.34亿元,居A股首位;其次是北方稀土,成交额100.49亿元。
从整体盘面上看,全市场超过2900只个股上涨,个股涨多跌少。券商股依然发挥“牛市旗手”作用,50只个股全部收涨,其中超29只券商股涨幅超过2%,中银证券、哈投股份、中原证券涨停。
在行业看来,券商板块大涨或与新发布业绩向好有关。截至目前,A股已有7家券商披露2025上半年业绩预告,全部实现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当前A股处于“非典型牛市”初期,沪指触达3555点,反映政策托底与外资增配的阶段性共振。长牛市需要内生性增长支撑,需要可持续的上市公司利润。鉴于当前经济修复依赖政策对冲,消费复苏尚且暂时弱于预期,加之全球并无休止意图的地缘冲突动,下半年股市大概率呈现“震荡上行+结构性行情”。
田利辉认为,倘若9月推出经济新政,财政刺激顺利落地,同时人民币汇率企稳向上,那么股市主升浪有可能在四季度开启,但全面牛市需2026年经济内生动能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