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热了,夏天的厨房总在上演“生化危机”,闷热难耐、蚊虫频现。您家的调味品保存好了吗?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反映自家酱油生虫的现象,事实真的是“酱油生虫”了吗?前段时间,央视财经联合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家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
市面上绝大多数“酱油生虫”案例,小虫都是"酱亚麻蝇"的幼虫。为什么新开瓶的酱油也会迅速“生虫”呢?这与酱亚麻蝇独特的繁殖方式密切相关。这类昆虫是卵胎生繁殖,无需产卵,直接在体内孵化幼虫。酱亚麻蝇的触角和足部自带大量气味感受器,能快速定位像酱油这类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的食品。而且,越香的酱油越危险,质量较好的酱油因氨基酸含量高、香气浓,更容易吸引酱亚麻蝇。一旦酱油瓶口被酱亚麻蝇找到,酱油里就会马上出现蛆虫,且这类幼虫具有耐高盐特性,可在酱油中存活,导致发生“酱油生虫"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