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球国债市场再次出现联动暴跌的奇景!
7月7日,受日本参议院选举,特朗普严厉的关税威胁,通胀加剧,日本央行可能加息等众多不确定性影响,日本长债遭遇大规模抛售,进而引发全球债市恐慌。
日本30年期国债利率从7月7日的2.85%一路上涨至7月8日的3.10%,达25个基点。
日债遭抛售后,德国国债和美国国债很快也遭抛售。德国30年国债收益率从7月7日的3.1%上涨至今天的3.21%!美国30年国债也曾一度冲击5%大关,现在仍超过4.9%!
国债收益率暴涨,意味着国债价格暴跌!
这是一场导致债市“血雨腥风”的“长债危机传染病”!
媒体无法解释病因,只能归咎于供求关系,认定是长债供应增加和传统买家离场的原因。
媒体说的也没错,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6月26日发布的报告数据,2024年全球公共债务从2023年的97万亿美元增至102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而由于人口老龄化的持续,日美欧等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正在减少购买超长债。因为没有那么多新的年轻人需要购买养老险或是寿险。
但这太宏观,不是准确的“诊断”。
鸿学院在核心课《关税战风暴复盘》中指出,“长债危机传染病”不只是长债供需的问题,还是货币基差互换爆雷,带来的全球国债联动爆跌!
货币基差互换,是一种投资策略。不同国家的两个金融机构通过外汇掉期,投资对方国家的资产。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