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氨基观察,作者:郑晓,题图来自:AI生成
FDA 的一则举动引发药圈轰动。
7月10日,FDA 一次性公布了202封完整的回复函(CRL),涵盖2020年至2024年间最终获批的202个药物。
CRL是对药物批准请求的拒绝,可能出于多种原因而发布,例如安全性或有效性问题、生产缺陷和生物等效性问题。机构信函列出了申办方的不足之处,有时还包括解决问题的建议。
换言之,这些药物虽曾在审评过程中遭遇波折,但最终仍顺利上市;而未获批准项目的CRL则未予公开。
即便如此,这一消息仍足够震撼。因为把信函原文与公司披露CRL新闻逐句对照,相当于有了一个了解药企公共信用的问题。
透过这些文件,外界也确实得以窥见药企在面对CRL时的不同态度:
少数企业即便身为上市公司,也选择不披露收到的CRL;部分企业则在外部声明中对 CRL的问题轻描淡写……
不难预见,随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