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证指数终于站稳3500点,两市成交额也悄然放量,牛市的乐观情绪再度升温。然而,许多投资者却陷入"指数狂欢,账户冷清"的尴尬:大盘指数一路高歌,个人收益却步履蹒跚,甚至出现"赚了指数亏了钱"的窘境。这种市场表现与账户收益的"撕裂感",背后是结构性行情的深化:资金正加速向创新药、AI、高端制造等少数高景气赛道集中,而缺乏基本面支撑的题材股则持续边缘化,人气跌至冰点。与此同时,投资者沉迷"追热点、炒题材"的惯性思维,叠加"涨时追高、跌时割肉"的非理性操作,进一步放大了结构性行情中的盈利落差。
破局的关键,在于跳出"指数崇拜"的思维定式:与其被大盘涨跌左右情绪、在热点轮动中疲于奔命,不如回归投资本源——以产业趋势为锚,精选那些基本面扎实、具备长期成长逻辑的优质企业,用耐心持有对抗市场波动。唯有如此,方能在当前分化加剧的市场结构中,真正捕捉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真金白银”,让账户收益与市场脉搏同